高雄市忘憂草憂鬱防治協會專任心理師 麥儷馨


「媽咪,我不要一個人睡,黑黑的我會怕怕!」」、「我不喜歡小妹妹,因為媽媽比較喜歡他不喜歡我!」……,許許多多的人事物,都會對孩子造成恐懼,尤其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,恐懼感可能與日俱增,是否有什麼撇步可以化解孩子心中的恐懼呢?

恐懼感與認知能力密不可分

三 歲左右的小孩,開始用他們的小腦袋來理解周圍的世界,他們的思考能力變得越來越有深度也越來越複雜。他們不但開始會瞭解大人所說的話,也開始意識到自己與 其他人的存在。所以說,當孩子對世界的認知開始慢慢形成,他們也開始對日常生活有關聯的東西形成恐懼。不只如此,他們還會開始感覺罪惡、丟臉、妒忌、討厭 等情緒。

當孩子有恐懼感時,會感到惶恐不安,緊張害怕。太多的恐懼感會讓孩子產生過多不安全感,沒有自信,對事情產生逃避的心態、無法面對事實的真相,所以整體來講,大人應對孩子的恐懼做好適當的應對措施。

寶貝,你在怕什麼?

1、常態的恐懼
一般來說,0~4歲的幼兒容易對黑暗、鬼、打雷(大聲響)感到害怕。怕黑是非常普遍的恐懼,也沒有特定的原因或解釋可以幫忙。建議父母們遇見孩子怕黑的情形,可以為他安裝有趣的夜燈,在這裡要特別提醒爸比媽咪,絕不要嘲笑孩子,這樣對他來說是很殘酷的!

另 外建議家長陪小孩把事情講出來,以化解他心中的恐懼,父母們應讓孩子開放的、明白的把造成他恐懼的東西說出來,並全心全意的陪著他、聽他講。當孩子試圖說 明時,可在一旁幫他解釋,支持並給予他例子加以說明,心中是怎麼樣的恐懼,也適時地坦承自己有時也會面對雷同的恐懼,切記以怒罵或恥笑的方式對待孩子。

2、害怕分開

另一個小孩很常有的恐懼就是害怕與照顧者分離。當他們很小的時候,他們怕你離開他們的視線;等到孩子大一點的時候,他們會擔心你不會回來,或者當你不見的時候,出門的時會出意外,他們就會永遠的失去父母。

這 時的父母可以做的是再次確認保證,一步步與小孩說明當大人離開的時候,什麼樣的事情會發生。舉例來說,可以跟三歲的小睿睿這樣說:「媽咪現在要出去買菜, 才可以做午餐給小睿睿吃。你在家乖乖的跟奶奶在一起,媽咪買菜大約要花半個小時坐車車,一個小時要選你愛吃的菜菜,那大概11點左右就會回來。等媽咪回來 時你可以陪我一起煮飯,然後下午我們再一起去公園散步。」有這樣詳細的描述,小孩比較能夠安心,也能清楚理解大人有該做的事情。

3、當弟弟妹妹出生時

有更幼小的弟妹出生時,家長應如何讓小哥哥或小姐姐很容易就接受新家庭成員? 首先,當媽媽開始懷孕時,就要讓小朋友摸摸媽媽的肚子,解釋給小朋友知道,裡面會有一個小baby要出來,他會一天天長大,也會叫小朋友哥哥/姐姐 ,讓他開始習慣有一個新成員的產生。

當 小寶寶出生以後,小朋友第一次要跟寶寶見面的時候,媽媽的手記得不要只抱小寶寶,另一手也應該抱抱小朋友,讓他知道即使有一個新的小baby,小朋友還是 媽媽最重要的寶貝,這樣他才有充分的安全感。接下來,除非小朋友問到小寶寶,不然也不要主動把小寶寶給小朋友看,等小朋友主動問起小寶寶時,再把小寶寶抱 來給小朋友看。這麼做的主要目的是讓小朋友對小寶寶的存在有充分的控制權,如此一來,他的地位就不會受到威脅,他也會有對新報到的小baby有安全感。

4、當他們受傷或跌倒時

父 母可以創造一種“魔法膏”,當他們受傷或跌倒時,用魔法膏幫他們秀秀,會給他們很大的治癒療效,知道你了解也知道你會心疼。好好抱緊他們,給他們一個大大 的擁抱,發出同情的聲音,讓他們感覺到你了解他們有多麼痛,或他們真的很害怕。舉例來說,很多小孩害怕看到血,用以上的方法會有很好的治癒療效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ai07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