股市行情差,不少基金投資人現在最想問的不外「要不要先停扣?」、「要不要藉機汰弱留強?」、「要不要調整資產配置?」基金達人投信投顧公會秘書長蕭碧燕說,只有打敗人性,落實基金扣款原則,才能熬過空頭賺到錢。

全球股市去年以來步入空頭後,幾次反彈都無法持續,定期定額的基金投資人現在收到的基金對帳單幾乎都是負報酬,到底能不能繼續?蕭碧燕舉了個例子,如果從台股上一波高點2000年3月開始申購台股基金半年後,忍受不了空頭而停止扣款,必須等到2006年12月基金報酬率才能打平。

不過,若當時沒有停止扣款,同樣到2006年12月,基金會有高達83%的正報酬。所以如果長時間來看,空頭期間停扣反而會變成「很恐怖」的事。

汰弱留強 隨時檢討

其次,要不要在這個時點汰弱留強,把績效表不佳的基金換掉。蕭碧燕認為,汰弱留強應該是基金投資人隨時要做的事,不是等空頭再來檢視,而且汰弱留強有一項關鍵原則,就是要比較同類型基金的相對績效,而不是以單一基金的絕對績效為準。

如果投資人手上同時有兩支基金,一支拉丁美洲基金現在報酬率負15%,另一支新興市場基金報酬率負10%,不是比較這兩支基金績效何者較好,而是兩支基金各自與同類型基金比較。如果其它拉美基金同時間報酬率為負20%、負30%,新興市場基金同時間報酬率只有負5%,那麼應該考慮淘汰的是新興市場基金,而不是絕對報酬率較差的拉美基金。

蕭碧燕強調,基金投資人應該是在剛開始決定要買哪一支基金時,就做好比較的功課,一旦資產配置決定後,除非之後又發現基金表現不佳,或者發現自己配置錯誤,如手上有三支基金,但一支是印度,其它是東協、亞洲區域基金,像這類的配置,雖然基金不同,但投資標的全部集中在亞洲,沒有分散風險的效果,也需要調整。

市場配置 全球布局

至於要如何做基金配置,有沒有推薦哪些明牌?蕭碧燕說,在績效方面,她會選擇三年期報酬率在同類型基金中前二分之一者;至於市場方面,核心配置是以布局全球為主,如果預算有限,可以考慮成熟市場、新興市場各兩支,且以區域型基金介入。

如成熟市場可以買北美、歐洲、日本等,新興市場可以買亞太、東歐和拉美等,先布局主要的市場後,如果有餘力,再考慮能源、產業這類非核心的配置。

在執行停損停利上,蕭碧燕說,定期定額只有停利不必停損,單筆才需要停損,至於報酬多少需要停利,投資人可視自己的需求而定,但重點是有沒有落實,許多人訂了20%的報酬率出場,一旦績效真的到20%,心裡就捨不得賣,覺得報酬率還有更高的機會,結果之後市場反轉,不但賺不到20%,甚至可能賠錢。

「少賺會比套牢損失痛苦嗎?」蕭碧燕說,只有克服人性,落實投資的紀律,才能在多、空市場中都賺錢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ai07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