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時電子報/邱慧雯

即使近來全球股市震盪,使得投資型保單成了過街老鼠,不過,某些族群仍適合善用投資型保單,長期規劃自身的財務與保障。剛從學校畢業的「學貸族」,在薪水有限又要償還就學貸款費用的情況下,就適合利用有限的薪水,以投資型保單為自己規劃健全的保險。

許多社會新鮮人在就業前的保單規劃大多為父母所準備,其規劃重點通常為傳統型壽險、儲蓄險與醫療險。畢業後社會新鮮人應該依照自己的現狀及需求來重新檢視,檢視重點包括醫療傷殘及壽險保障。

在醫療傷殘的考量上,可以規劃實支實付型的醫療保險商品,並依照自己的收入,換算每日上班的日薪來規劃定額給付的醫療險,此方式可以補償若因風險發生導致工作收入中斷時的基本開銷。

除了傷殘醫療險外,社會新鮮人往往忽略了壽險保障的重要性,預算建議以每月薪資扣除助學貸款還款餘額後,提撥三成作為自我保障與投資理財應用,二成作為自我進修提升個人競爭力的準備基金,至多五成作為日常生活花費。當日後收入增加時,可將增加的收入分配在投資理財工具上。

若要考量個人保障與投資理財兼具的功能,可以把投資及緊急備用金一起規劃,並選擇可囊括醫療傷殘保險等功能的投資型保單,一張保單即可達到累積財富與風險規劃並重的雙重功能。

在設定未來的投資計畫目標時,假設有準備創業、海外留學或結婚等資金需求,建議社會新鮮人可以將每個月預先分配好的投資金額,設定短期目標及中長期目標來達成。例如將短期目標設定為出國留學或儲蓄房屋頭期款等,因投資年期較短,建議可以選擇部分定存,並利用投資型保單中波動較小的投資標的,如貨幣型、債券型等基金以達成目標,而中長期的目標則可以考慮選擇較為積極型的投資標的。

由於社會新鮮人在資金運用的靈活度上較低,建議可利用投資型保單每月三千元至五千元的彈性帳戶,堅守長期且定時定額的規律方式,幫自己達成人生目標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ai07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