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說:「三歲定終身」,剛出生的嬰兒,就像是一張白紙,這張白紙最後會變成怎樣,就要看寶寶在發展過程中,父母有沒有以正確的觀念與適當的教育,刺激、開發寶寶的潛能,並培養寶寶正確的價值觀。


幼兒教育的要點

面對剛出生的寶寶,大多數的父母都有這種疑問:「要怎樣讓寶寶成為健康、聰明、明辨是非的小孩呢?」

生活化的教育

教給寶寶的東西,必須是生活周遭能接觸到、淺顯易懂的。例如:教寶寶認人及認識物品,「爺爺在哪裡?」、「爸比在哪裡?」、「紅色的花」、「這是車子」,多給予寶寶視覺上的刺激,接觸生活周遭的人、物,有助於刺激視覺與記憶的發展;反之,若缺乏這類的練習,在寶寶兩歲之前,辨識形狀與顏色的能力會大幅降低,認知能力也會較弱。

反覆練習與灌輸

「媽咪過來了!」當寶寶聽到並看到媽咪,就會感到很興奮,甚至舉起小手要求抱抱,這就是寶寶對媽媽的記憶印象。根據專家研究,幼兒有著超級無敵的記憶能力,而幼兒教育就是要不斷給予寶寶適當地刺激,讓寶寶做出反應,刺激大腦的發展,只要反覆地練習與灌輸,對其長大之後的學習力與記憶能力,都有加分的效果。

榜樣與示範

《三字經》中說道:「養不教,父之過。」其實說的就是家庭教育的重要。父母對於孩子除了有撫養的責任之外,還要透過潛移默化的家庭教育,讓孩子在生活中也能有所得。先前提到幼兒有著超強的記憶力,對於周遭的人、事,都會有相當程度的印象。所以父母要多表現出樂觀、開朗、積極的正面態度,爲寶寶做好榜樣,也才能教育出快樂又積極的開朗寶寶。

鼓勵與責備

當寶寶搶別人的玩具或是有推人、打人的行為,父母可以搖頭、否定的口吻或用眼神讓寶寶知道「不可以這樣做」,適時的責備,讓寶寶知道這種行為是不好的。而當寶寶指出、拿起正確的物品或是說出正確的名稱,就要給予口頭上的讚賞,鼓勵可以強化寶寶正確的行為,寶寶也會很高興得到讚賞,就會更樂於做這一類的學習。

單一活動的影響

當然,每個孩子的發展狀況不一,父母不能照本宣科強迫孩子照著做,不過也不要讓孩子整天只做某項活動,不然等哪天父母發現「咦?寶寶的動作怎麼比較遲緩,跟不上別的小孩?」才驚覺到,原來寶寶只喜歡看電視,而不像一般孩子一樣,喜歡玩玩具或一些互動遊戲,使得動作協調的能力發展落後!

針對幼兒看電視的問題,曾有專家指出,不要讓幼兒太早接觸電視、電腦或電動玩具,不然會降低在閱讀、思考、細部動作等方面的學習力,並對視力與身體造成傷害。

叮嚀

「三歲定終身」,幼兒的可塑性很高,不論是個性、行為、學習力等,都是在此階段奠定基礎。寶寶是每個家庭的心頭寶貝,但是記得「愛他而不要溺愛,寵他而不要放任。」,打好家庭教育基礎,能讓寶寶的未來有更好的發展。

【BabyDJ媽咪報報】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ai07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